G帶染色體的識別
G帶染色體的識別
自然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編輯
G帶染色體的主要識別特征
1號染色體:
1號染色體著絲粒和次縊痕染色深。
? 短臂:近側段和中段各有一條深帶,其中段深帶稍寬,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遠側
段可顯出2-3條淡染的深帶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近側的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,中
段深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次溢痕緊貼著絲粒,染色濃。其遠側為一寬的淺帶,中段和遠側段各有兩
條深帶,以中段第2深帶染色較濃,中段兩條深帶稍靠近。此臂分為4個
區(qū),次溢痕遠側的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,中段第2深帶為3區(qū)1號帶,遠側段
第3深帶為4區(qū)1號帶。
2號染色體:
2號染色體
? 短臂: 可見4條深帶,中段的兩條深帶稍靠近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第
2、3深帶之間的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 可見6-7條深帶,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第2和第3深帶之間的淺帶為2區(qū)
1號帶,第4和第5深帶之間的淺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3號染色體:
3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在短臂和長臂的中短各有一條明顯而寬闊的淺帶。
? 短臂: 一般在近側段可見兩條深帶,遠側段可見3條深帶,其中遠側近端
部的一條較窄,且著色較淡,這是區(qū)別3號染色體短臂的顯著特征。
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一般在近側段和遠側段各有一條較寬的深帶。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
近側段的深帶可分為3條深帶,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4號染色體
4號染色體
? 短臂: 可見1條深帶,短臂只有1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可見均勻分布的4條深帶,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在2、3深帶間還可
顯出一條較窄的深帶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近側段第1、2深帶間的淺帶
為2區(qū)1號帶;遠側段第3、4深帶間的淺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5號染色體
5號染色體
? 短臂: 可見1-2條深帶,其遠側的深帶寬而且色濃。此臂只有1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近側段有一條深帶,染色較淡;中段可見3條深帶,染色較濃;遠側
段可見1-2條深帶,近末段的一條著色較濃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中段第
2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;中段第3深帶與遠側段第1深帶之間寬闊的淺帶為
3區(qū)1號帶。
6號染色體
6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中段有一條明顯而寬闊的淺帶,近側段和遠側段各有一條深帶,近側段
的深帶緊貼著絲粒。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遠側段的深帶可分為2條深
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的明顯而寬闊的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 可見5條深帶,近側的一條緊貼著絲粒。遠側段末段的一條深帶窄而且
著色較淡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第2和第3深帶之間的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7號染色體
7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有3條深帶,中間的一條深帶窄而且著色極淡,有時不明顯,遠
側近末段的深帶著色濃而稍寬,宛如“瓶蓋”,這常常是辨別7
號染色體的明顯特征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遠側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 有3條明顯的深帶,遠側近末段的一條深帶著色較淡,第2和第3
深帶稍接近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近側第1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;中段
的第2深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8號染色體
8號染色體
? 短臂: 有2條深帶,其間有一條較明顯的淺帶,這是與10號染色體相區(qū)別
的主要特征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 近側段可見2-3條分界不明顯的深帶,遠側段有一明顯而恒定的深帶。
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9號染色體
9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遠側段可見兩條深帶,在有的標本上融合成一條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
近側的第1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? 長臂: 可見兩條明顯的深帶,次溢痕一般不著色,在有些標本上呈現特有的
狹長“頸部區(qū)”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近中段的一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,遠
側段的一深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10號染色體
10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近中段有一條深帶。此臂只有1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可見明顯的3條深帶,近側的一條著色*濃。該長臂上的這3條明顯的深
帶是與8號染色體相區(qū)別的一個主要特征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近側段的
第1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11號染色體
11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近中段可見一條寬的深帶,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這條深帶可分為兩條
較窄的深帶。此臂只有1個區(qū)。
? 長臂:近側有一條深帶,緊貼著絲粒,近中段可見一條明顯的較寬的深帶,在
這條深帶與近側深帶之間有一條寬闊的淺帶。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近
中段的這條較寬的深帶可分成兩條較窄的深帶,兩深帶之間有一條很窄
的淺帶,后者雖常不明顯,但卻是分區(qū)上的一個界標。在有些標本上近
末端處尚可見一條窄的淺色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界標即2區(qū)1號帶為
上述近中段兩深帶之間的那條很窄的淺帶。
12號染色體
12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中段可見一條深帶,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近側有一條深帶緊貼著絲粒。中段有一條寬的深帶,這條深帶與近側深
帶之間有一條明顯的淺帶,但與11號染色體比較,這條淺帶較窄,這是
鑒別11號與12號染色體的一個主要的特征。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,中段
這條較寬的深帶可顯出3條較窄的深帶,且正中一條著色較濃。在有些
標本上,遠側段還可見1-2條窄的染色較淡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
中段正中著色較濃的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13號染色體
13號染色體著絲粒和短臂染色濃。
? 長臂: 可見4條深帶,第1和第4深帶較窄、染色較淡;第2和第3深帶較寬、
染色較濃。此臂分為3個區(qū),第2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,第3深帶為3區(qū)1
號帶。
14號染色體
14號染色體著絲粒和短臂染色深。
? 長臂: 近中段和遠側段各有一條較明顯的深帶。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其近
側可顯出一條深帶,其中段可顯出一條著色較淡的深帶。此臂分為
3個區(qū),近側第2條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,遠側第4深帶為3區(qū)1號帶。
15號染色體
15號染色體著絲粒和短臂染色濃。
?長臂: 中段有一條明顯的深帶,染色較濃。在有的標本上其近側段可見1-2條
淡染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16 號染色體
16號染色體著絲粒和次縊痕染色濃。
? 短臂: 中段有一條著色較淡的深帶,在有的標本上可見兩條深帶。此臂只有
一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除次縊痕外有兩條深帶,遠側段的一條有時不明顯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
中段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17號染色體
17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中段有一條深帶。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遠側段可見一條深帶,這條深帶與著絲粒相連的深帶之間為一明顯而
寬的淺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上述淺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18號染色體
18號染色體
? 短臂: 一般為淺帶。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近側和遠側各有一條明顯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兩條帶之間的淺帶
為2區(qū)1號帶。
19號染色體
19號染色體著絲粒及其周圍為深帶,其余均為淺帶。在有的標本上其長臂近中部
可顯出一條著色極淡的深帶。短臂和長臂均只有一個區(qū)。
20號染色體
20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
? 短臂: 中部有一條明顯而濃染的深帶。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? 長臂: 在遠側段可見1-2條染色較淡的深帶,但有時不明顯。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21號染色體
21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比22號染色體短,其長臂近著絲粒處有一明顯而寬
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其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22號染色體
22號染色體著絲粒染色濃。比21號染色體長,在長臂上可見2條深帶,近側的
一條著色濃而且緊貼著絲粒,呈點狀,近中段的一條著色淡,在有的標本上不
顯現,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X染色體
X染色體其長度介于7號和8號染色體之間。著絲粒有時染色淡。
? 短臂: 中段有一條明顯的深帶,宛如“竹節(jié)狀”。在有些標本上其遠側還可
見一條窄的、著色淡的深帶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中段的深帶為2區(qū)1號
帶。
? 長臂: 可見4條深帶,近側一條*明顯。此臂分為2個區(qū),近側的這條*明
顯的深帶為2區(qū)1號帶。
Y染色體
Y染色體長度變化較大,有時整個長臂被染成深帶,在處理較好的標本上可見
2條深帶。此臂只有一個區(qū)。
本資料由我公司市場部整理總結制作,轉載請注明轉載自自然基因科技有限公司。
2008年11月5日